“人工心脏”实验羊存活超60天
植入磁液双悬浮血泵的试验羊“天久”在发布会上与公众见面。新华社记者 张超群摄 新闻特写这是一只植入“人工心脏”的绵羊,取名“天久”,寓意天长日久。截至5月16日,它已存活了64天,创下了国内植入第三代心室辅助装置后最长存活的纪录。5月16日,记者来到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(简称泰心医院)的动物实验中心,一睹它的面容。
实验中心的金属围栏内,圈养着两只看上去十分普通的绵羊。科研人员告诉记者,两只羊年龄两岁半左右,背上带着导线的那只就是“天久”,另一只是给“天久”找的“伴儿”。“天久”身上的导线连着电池和一个控制器,旁边有台电脑,随时记录并显示着“天久”的心动和血泵的电流。
所谓安装第三代心室辅助装置,实际上就是给心再安一个并联心脏,辅助心脏完成心脏功能,减轻心脏负担。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。要把这个“心脏”植入体内,不仅要解决两个心脏的协调问题,还要解决溶血、凝血、温升、血液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等一系列问题。科研人员已花费了4年多时间,进行过18批次的系统实验,至今已申请了10项专利,发表了10篇论文。
在实验中心的展台里,分别存放着第一、二、三代心室辅助装置,俗称血泵。
第一代是上世纪60年代美国人研制的,属仿照人类心脏搏动研制的搏动泵,采用气动或电动挤压来推动血液流动。由于血泵的体积大,无法植入体内,只能置于体外进行短期心室辅助。第二代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,靠安装在机械轴承上的叶片旋转,推动血液前向流动。此类血泵机械轴承易磨损,使其耐久性降低,且血栓的发生率也较高,推广中遇到了很多困难。第三代以转子悬浮为技术特征,以非接触方式旋转推动血液,降低了能耗,延长了寿命。有报道称,去年12月美国研制的第三代血泵刚刚通过认证,已进入临床,但一套装置价格高达50—100万元人民币。
这次给“天久”植入的属第三代心室辅助装置,是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和泰心医院医学团队合作完成的,科研人员采用了航天伺服技术领域的磁悬浮和动压轴承技术,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。装置的重量仅仅170克,转子在血液中悬浮旋转,体积小,温升低,方便植入体内,每分钟射血量达到3升,承担了实验羊3/5的心脏功能。实验中心的体外溶血测试显示,血泵溶血指标达到国内领先、国际先进水平。
医院院长刘晓程介绍,目前全世界约有8000万心衰患者,我国心衰患者也有1600多万。对于终末期心衰,中远期死亡率高,除循环辅助和心脏移植外,迄今无其他奏效的疗法。但由于心脏供体匮乏,远远无法满足患者需求,很多心脏病人在等待移植中死亡。终末期心衰的治疗和护理耗费了大量的资源,已成为全球性社会医疗卫生难题。
刘晓程告诉记者,“天久”在国内首次实现携带电池与控制器自由活动,达到了血泵临床植入的模拟状态。媒体报道后的第二天,就有两个病人主动要求登记,从自己开始进行人体实验。
但还不能急,科研人员还要在现在基础上对装置做进一步优化,准备再研制一批,做进一步的实验,争取2014年向药监局申报,待批准后才能进入人体实验阶段。刘晓程信心满满,他说,中国工程专家和医学专家合作,一定能在不久的将来制造出“中国心”,为民造福。
支持石鑫华视觉,支持机器视觉论坛! 支持石鑫华视觉,支持机器视觉论坛!
页:
[1]